首页

女女闻脚视频sm

时间:2025-05-29 00:12:06 作者:王毅会见所罗门群岛外长:中所建交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浏览量:16644

  美国国会众议院日前通过一项法案,内容是在2023至2027财年每年拨款3.25亿美元、共16亿美元,用于对抗所谓的“中国恶意影响”。这一撒钱操控舆论、抹黑中国的最新举措,坐实了美方才是真正的虚假信息散布者,对国际关系以及国际舆论生态都造成恶劣影响。

  翻看这份法案发现,除了攻击中国体制的那些陈词滥调外,还有一些美国惯用的术语,包括所谓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破坏国际秩序”等等。其中还提到一个重点抹黑目标,就是“一带一路”倡议。为此,法案怂恿受美国资助的个人和实体极力捏造与之相关的负面消息。美国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学者马库斯·斯坦利评论说,16亿美元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相当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年运营支出的两倍”。 同样,16亿美元也是美国全球媒体署年度预算的两倍。分析人士指出,这足见美方的霸权焦虑以及某些人为捞取政治资本抹黑中国之急切。

  两个声名狼藉的机构

  尽管法案没有直接点出要支持哪些媒体、16亿美元巨款具体怎么花,但里面出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全球接触中心(GEC)和美国国际开发署。

  先来看GEC。该机构隶属于美国国务院,被看作是美国对中国、俄罗斯等国发动认知战的协调中心。它号称承担“反击虚假信息”任务,实际正是虚假信息的制造中心。而美国国际开发署则是美国对外进行“民主渗透”的最主要机构。在美国总统拜登公布的2025财年预算申请中,它和美国国务院共同申请4亿美元,用于对抗“中国的全球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这项拨款16亿美元的法案如果最终签署成法,那么这笔巨款很有可能主要流向这两个机构。至于具体怎么花,剖析这两个机构发动舆论战、认知战的套路,就能了解个八九不离十。

  三种驾轻就熟的套路

  美国撒钱操控舆论的做法并不新鲜。从冷战时期对抗苏联,到本世纪初煽动“阿拉伯之春”,再到如今打压和抹黑中国,美方的主要手段无外乎以下几种:

  首先,花钱买水军。2020年,时任GEC负责人加布里埃尔在国会作证时公开承认,美国政府联合西方互联网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在世界各地加大推广“新闻素养项目”,扶植当地亲西方媒体。说白了,就是花钱培训海外媒体和记者撰写抹黑文章、散布谣言。

  比如,2022年5月,津巴布韦一家所谓独立媒体被曝公然写假新闻抹黑“一带一路”项目,而且每篇稿件可以获得美国大使馆1000美元的报酬。在近期关于南海局势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菲律宾一些所谓独立媒体,比如Rappler、Vera Files等频繁转载CNN等美国媒体的报道。根据开源信息,这些菲律宾媒体的金主都与GEC有着密切联系。相关网站也显示,GEC支持的项目之一就是研究中国在菲律宾的活动。

  第二,砸钱给机构。还记得“新疆棉”事件吗?2020年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发布声明称因受到压力,暂停涉及新疆棉花项目。这个压力来自哪儿?BCI官网上明确写着资金伙伴中有美国国际开发署。2023年11月,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的“援助数据”项目(AidData)发布了抹黑“一带一路”倡议的报告,而AidData背后金主也是美国国际开发署。

  第三,加大对新媒体的渗透和投入。近年来,美国社交媒体频频曝出受政府操纵的内幕。2021年“脸书数据门”和2022年“推特文件门”就爆料,美国多个官方机构秘密向社交媒体平台施压,要求它们配合政府的行动。埃隆·马斯克曾公开指责GEC,认为它是美国政府干预社交媒体的罪魁祸首。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上万个推特、脸书账号被关闭,背后就有GEC的影子。

  2022年8月,斯坦福大学等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通过一项“隐秘影响力行动”创建了上百个虚假账号,在多个社交平台诋毁中国等国。盗用、篡改或人工智能生成假头像,以“独立媒体”“当地居民”虚假身份集中发帖,通过贴标签、转发请愿等方式把谣言炒热……美国在新媒体认知战方面,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多重不可告人的意图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三种套路集中体现了美国对华认知战“全政府”协同、“全球性”布局的特点。而拨款升级对华认知战,只是近期美国众议院的恶劣行径之一。本月复会后,众议院专门安排了一周时间密集审议多项涉华法案,内容涉及出口管制、生物安全、香港、台湾问题等等。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认为,美众议院一周内讨论20多个涉华法案实属罕见,透露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强硬和焦虑,背后有着多重意图。

  最紧迫的是,政客们“邀功心切”。美国国会众议院两年一届,再过一个多月就要改选了。由于党争极化愈演愈烈,众议员们在任期内提出的大量法案很难通过。在所谓“对华示强”政治正确的畸形氛围下,他们认为想要有点成绩,必须得搭上中国话题。以这项所谓对抗“中国恶意影响”法案为例,提出者共和党议员安迪·巴尔是“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成员。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刁大明看来,这个成立一年多的委员会急于上交一份“期末成绩单”,以捞取政治资本。

  此外,随着美国大选临近,美国国会也想和白宫“抢风头”,为未来对华政策定下基调,争夺对华政策主导权。更重要的是,当前美国社会矛盾突出、民众不满情绪上升,两党不约而同把中国当成靶子,试图通过渲染“中国威胁”、展示对华强硬转移国内矛盾,以拉拢选票。

  可以看出,美国政客们为捞取政治资本,炮制一个又一个将中国“污名化”“妖魔化”的武器,挑起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敌意,破坏中美之间的互利合作。然而,抹黑和打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问题,更阻挡不了中国发展,反而会破坏中美关系、损害美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给全球和平稳定带来威胁。美国政客们扪心自问:这16亿美元花得值吗?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际锐评评论员)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驻加使馆发言人批驳加方“外国干涉”调查初步报告

纪念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刘岗回顾了庄育智院士的生平和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高度赞扬庄育智院士对金属研究所建设发展乃至中国科技事业的深远影响。

“践踏1.7亿美国人言论自由” TikTok或将诉诸法庭

完善法治保障,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民之福祉,法之所系。推进依法治国,人民是根本依靠,也是根本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必须用法治精神引领社会治理,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驾护航。法治思想的根本立足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完善法律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法可依,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增强法治思维,敢于用法、善于用法,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同时,完善各项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发挥好人民法庭、人民调解组织等在普法教育、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和激励基层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公众有序参与公共决策和公共事务管理,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走进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近日,翼装飞行运动员张树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尔格勒河景区完成翼装飞行。张树鹏身着红色翼装,乘坐动力三角翼升至千米高空后一跃而下,俯瞰迤逦流淌的莫尔格勒河。

2024年3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859起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纪念碑基座,在花篮前驻足凝视。鲜艳的红掌、盛放的百合、轻盈的文心兰,寄托着对人民英雄的无尽思念和崇高敬意。

跨越黄茅海“延长”港珠澳大桥!到底为了什么?

2024年广州国际灯光节(下称“灯光节”)将于11月9日至18日正式举行。本届灯光节征集了近50组国内外设计师作品,打造全球共享的光影视觉盛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